去年今日,“牙茅”通策医疗公布2022年三季度业绩,净利大降18%,公司提到“受疫情影响”,而如今这一因素早已散去,通策医疗的颓势却依然在延续。
10月24日晚,公司发布2023年三季报,第三季度营收停滞,录得8.22亿元,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分别为2.07亿和2.04亿元,分别继续下滑5.58%和3.37%,为此拖累上半年原本微增的业绩转负,前三季公司净利微跌0.67%。
作为曾经的“十倍股”,自2021年7月以来通策医疗股价持续下跌,两年多时间跌去八成多市值,高峰时市值1300多亿如今仅余200多亿。不过今年三季报前十大股东榜显示,机构携手北上资金选择越跌越买,三季度集体加仓了。
长期借款暴增近6倍
此前数年持续高增长的通策医疗,在去年遭遇瓶颈,从二季度开始业绩下滑,一直贯穿到四季度。进入2023年,随着疫情这一不可控因素散去,“牙茅”营收和净利润都一度出现小幅回升态势,但三季度这一脆弱的复苏势头戛然而止。
三季度单季,公司营业收入8.22亿元,同比微增0.11%,几乎停滞;净利润为2.07亿元,同比下滑5.58%;扣非净利润为2.04亿元,同比下滑3.37%。前三季度公司营收则微增2.12%,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增速均转负,微降不到1%。
作为白马股,价值投资者最为看重净资产收益率(ROE)指标,而该指标前三季也减少了2个百分点,录得14.35%。
另外,公司有几项数据大幅变动值得关注,一是合同负债下降了46%,其称是预收客户诊疗款减少所致;二是长期负债大幅增长592%,公司称是增加银行借款所致。
不像去年三季报,面对罕见的业绩下滑,公司分析了一下影响因素及影响程度,今年不知为何只字未提原因,全是干巴巴的数字。
而据财联社,对于业绩是否受到种植牙集采降价的影响,公司董事长吕建明表示,“种植颗数增加,价格下降,以量换价接近临界点”。对于这个临界点的具体时间,他未作回应。
市值两年四个月蒸发超千亿
今年中报显示,通策医疗是一家大型口腔医疗集团及口腔医生平台,“目前旗下共有74家医疗机构和2056名医生,营业面积超过24万平方米,开设牙椅2700余张”。公司的业务主要分为种植、正畸、儿科、修复、大综合,各业务占比均衡。
2019年初开始的这轮行情中,通策医疗成为“茅家族”当中最犀利的一只,短短两年半时间涨幅接近10倍,市值从一百多亿最高来到1300多亿。此期间,虽然公司业绩也能保持高双位数的复合增长,但短时间10倍涨幅主要涨的还是估值。
暴涨之后,2021年7月开始其股价见顶,开启至今已持续两年又四个月的大跌,股价从421.99元(前复权)的高位跌到目前最新的80元,跌幅高达81%,市值从1300多亿跌到最新的259亿,蒸发超千亿。
不过,最新的三季报显示,多只公募基金携手代表北上资金的香港中央结算加仓了。
葛兰执掌的中欧医疗小幅加仓约1.7%,为去年三季度以来首次加仓,继续位列第七大流通股东,葛兰管理的另一只产品中欧医疗健康则保持持股不变,位列第二大流通股东。周蔚文等管理的另外两只中欧旗下产品中欧时代先锋和中欧新蓝筹则新进成为第九和第十大流通股东。
华宝和易方达旗下的两只指数基金则分别加仓17%和10%,香港中央结算加仓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