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运费见顶回落?集运市场风云变幻,船司、货主该如何应对?

元描述: 深入探讨海运费见顶回落趋势,分析欧线、美线、拉美航线运价走势,揭示影响集运市场的重要因素,包括港口拥堵、码头罢工、天气因素等,并提供船司和货主应对策略。

海运费终于在7月中旬迎来了一个拐点,集运市场整体出现了回调,结束了长达13周的连涨。新一期上海出口集装箱综合运价指数(SCFI)周跌幅为1.6%,这是否意味着海运费见顶回落?集运市场未来的走势又会如何?

对于这个问题,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与2017-2019年运价见顶后出现显著回调特征不同,今年运价见顶后可能回调幅度有限。虽然海运费有向下趋势,但北美市场货量并没有显著减少,而运力增加则是影响运价的最重要因素。

航线运价解析:

欧线:结构性缺船致运价回调幅度有限

尽管远东到欧洲航线的运价出现4%的小幅上涨,但低于部分班轮公司宣布的涨价幅度。这主要是因为欧洲运价不断上涨,导致市场整体出货节奏放慢,需求端出现降温。

然而,需要警惕的是,红海绕行导致的运力周期性短缺或将在8月显现,欧线可能再次面临停航困境。再加上圣诞季备货提前,欧线运价短期内很难下滑。

美线:新增运力缓解供需失衡

美西航线本来计划涨到8100~8500美元/FEU,但加班船和新航线的加入,加上船东维持原价的策略,使得美西航线运价普遍在7500~7900美元区间浮动。

尽管每年7月至8月是传统出货旺季,但今年的旺季整体提前,导致8月至9月很难再见到出货量的新一波上涨。因此,在供需影响下,美线继续大幅上涨的可能性不大。

拉美航线:运价缓慢下行,舱位供给紧张缓解

6月底7月初,至墨西哥、南美洲西岸的航线迎来转折,运价缓慢下行,舱位供给紧张得到缓解。预计7月下旬至8月期间,至墨西哥航线的船东不断新开正班船,未来一个阶段,出货量与运力供给会重新回归平衡。

影响集运市场的重要因素:

港口拥堵:

  • 红海危机带来的绕行下班期紊乱导致船舶到港时间无序,加剧了港口拥堵。
  • 短期滚囤货装载需求并不能支撑港口拥堵长期维持高位。

码头罢工:

  • 美国东海岸和墨西哥湾沿岸港口的罢工行动值得关注。
  • 北美和德国港口潜在的罢工行动,为全球供应链带来了更多的不确定性和压力。

天气因素:

  • 近日,飓风“贝丽尔”的肆虐导致墨西哥湾沿岸的关键港口——休斯顿港被迫关闭,严重影响了正常运作。
  • 好望角附近的恶劣天气也对非洲地区的集装箱运输造成了不小的冲击。

船司和货主应对策略:

船司:

  • 利用一系列运力管理工具控制有效运力,为后续现货提涨和长协谈判提供更好的支点。
  • 灵活调整运力投放和定价策略,以平衡供需关系并实现盈利目标。

货主:

  • 及时掌握市场变化,提前规划出货时间,避免高峰时段的运价波动。
  • 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例如多式联运,降低运输成本。
  • 与船司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确保舱位和运价稳定。

总结:

集运市场是一个充满变数的市场,影响因素众多,包括经济形势、航线需求、运力供给、港口拥堵、天气因素等。船司和货主需要密切关注市场变化,及时调整策略,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常见问题解答:

Q:海运费见顶回落后会持续下降吗?

A: 尽管有下降趋势,但短期内不会出现大幅下降。欧线受红海绕行影响,运力紧张仍将持续,而美线也有旺季需求。

Q:哪些因素会导致海运费上涨?

A: 需求旺盛、运力不足、港口拥堵、燃料价格上涨等因素都会导致海运费上涨。

Q:货主如何应对海运费上涨?

A: 货主可以提前规划出货时间,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与船司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等,以降低运输成本。

Q:船司该如何应对海运费波动?

A: 船司需要灵活调整运力投放和定价策略,控制有效运力,以平衡供需关系,实现盈利目标。

Q:未来集运市场将会如何发展?

A: 未来集运市场将会更加复杂,竞争更加激烈。船司和货主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竞争力,才能在市场中取得成功。

关键词: 海运费,集运市场,欧线,美线,拉美航线,港口拥堵,码头罢工,天气因素,船司,货主,应对策略。